十一月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十一月小说网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 第117章 第117章

第117章 第117章


转眼到了夏收时节。

靠山村一片忙碌。不管是大人还是娃娃都挥着镰刀,下地抢收麦子。

跟去年相比,干旱有所缓解,可病虫害很严重。这会儿,农业还不发达,农药什么的跟不上,庄稼受损不可避免。社员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就在田间地头燃起了一堆堆茅草,用烟熏、拍打等方式,缓解一下。

这是异常天气的后遗症。

旱灾过后,虫卵下在了地里。来年天气一暖和,就冒了出来。灾害都是持续的,可马上就要熬过去了。

忙了十多天,夏收结束了。

金灿灿的麦穗堆在场地上,一边暴晒着,一边脱粒。

跟去年比起来,收成稍微好一些。当然,跟往年没法比。报产量时,田秋山又往少里报了一些。他不想出风头,先紧着社员们的肚子来。

完了公粮,还有结余。

队里按照工分和人头数,给社员们分口粮。家家户户都分了麦子,欢天喜地的。这可是细粮啊,多长时间没见着了?

头茬麦香,自然要吃一顿好的。

队里有磨坊,套上驴子,拉上石碾子,就磨开了。

可磨了面,谁都不舍得蒸白面馒头,都是跟高粱面、玉米面掺着。还有的去野地里,捋了扫帚苗子,用面拌一拌,上锅一蒸,做成蒸菜。完了,加上盐,调个蒜汁,味道特别好。

田老汉和袁氏都不是壮劳力,麦子分得自然少。

可这就很满足了,他们手里有钱,想吃好的就去集市上买。现如今,集上热闹多了,啥都有卖的。不想跑腿儿,就让大壮给捎回来。

田大壮在供销社,常年赶着驴车收货、送货,东奔西跑。

他平日里顾不上回家,赶在夏收放麦假,才回来帮几天忙。

供销社有一个大院子,职工们都住在后院。一开始是自备干粮,凑在一起开伙。五八年那会儿,兴起了公社食堂,就跟着吃起来。粮食是从各村调拨的,算是公家的,伙食也比村办食堂好一些。

这也是社员们的口粮被压缩的原因之一。都弄到公社去了,养活了一大堆脱产的。

农业政策调整之后,除了农业税,公社不能随便从生产队调拨粮食、油料等物资。像他们这种没粮本的,得自个儿带粮食。好在挣了一份工资,不愁买不到吃的。

像田大壮这样半脱产的,镇子上有不少。

田大顺在加工厂,效益好的时候,几乎天天加班。赶在淡季,就三天两头放假。田大顺也没粮本,跟大壮一样自带干粮。镇子上有磨坊,是发电机带动的,比驴子拉磨快多了。

村里出去工作的,有二三十位。精简过后,大都回村务农了,只剩下七八个,田家兄弟就成了羡慕的对象。

许凤莲和吕秀蓉管着钱,舍不得花。

许凤莲家人口多,不得不精打细算。她考虑着分家,让娃娃们单过。不然,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磕磕碰碰的,净磨嘴。

而吕秀蓉想着翻盖房子,给杠子娶媳妇儿。杠子参军一年多了,若是提不了干,早晚要回来。甭管安排在哪里,都得娶媳妇不是?

农村有了变化,朝好的方向发展着。

田大旺和孙梅英照例往老家汇钱。

田老汉这边一个月十五块,逢年过节再多汇一点。孙有良那边也是十五块,这是田大旺提议的,说一碗水端平。孙梅英自然乐意,还给家里写信,把大旺夸了一通。

田大旺去分局之后,升到了处级,工资也调了一级,一个月拿138块。孙梅英的工资也长到了四十五块,再加上一些补贴,能拿到五十多块。

田大旺一直想买块手表给梅英,可孙梅英舍不得,说:“手表那么贵,再等等”。这一等就是好几年,赶上困难时期,就更舍不得了。

“大旺,咱把钱都用在吃的上面……”

对田大旺和孙梅英来说,把娃娃们抚养长大,健健康康的,就是最大的幸福。

夏收过后,粮油供应进一步缓解。

市面上能见到鸡蛋了,排队才能买到。

粮店里专门发了鸡蛋票,定量供应。孙梅英家的粮本上有四口人,可以领两斤鸡蛋。她和大旺舍不得吃,都留给娃娃们。

可两斤鸡蛋,很快就吃光了。

为了改善生活,田大旺把目光投向了农村集贸市场。

沪上周边风调雨顺,收成还不错,农副产品也很丰富。按照现有的政策,供销社负责统购、统销,商业部门负责供应,可两家单位那里吃得下那么大的市场?社员们也想弄点零花钱,就把自家养的小鸡小鸭拿出来,农贸市场自然红火起来。

田大旺安排后勤科去一趟郊区,采购一些家禽、鸡蛋。价格虽然贵得多,可总比没有强吧?

学校食堂也改善了。

米饭打得多了,炒菜也能见到油花花了。

田小苗很开心。

困难虽然有,可终于挺过来了,一切都将恢复正常。

星期天回家,田小苗督促着一家人学习。

“爹,不能再偷懒了,争取今年把高中文凭拿下来!”

“娘,您也要加油啊,赶紧拿个毕业证!”

田大旺和孙梅英相互瞅瞅,直冒虚汗。

不是不努力,而是工作太忙给耽误了。再加上小苗上学走了,没人辅导,进度就拉下了。寒假里突击了一把,可小苗一开学,又落后了。

“小苗,爹跟你娘这就去补习……”

田大旺和孙梅英做了保证,要去夜校继续上课。

五一和三子也缩着脑袋。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姐姐正盯着呢。考得不好,是要罚站的。

这是田小苗想出来的办法。

在客厅一角,用粉笔画一个圆圈,犯错误了,就站在圈圈里,不准出来。时间到了,反省好了,才能恢复自由。

这个过程很枯燥,不准说话,不准笑,盯着墙壁,自我反省。五一和三子一开始满不在乎,可真要罚站了,才意识到自由的可贵。

日子一晃而过。

到了七月,一年一度的高考照常进行。

理科一共七门,连考三天。

何有才发挥得不错。

考试结束那天,他在校园里走了走,希望能碰到田小苗。可逛了一圈,都没见着人影。他有些惆怅,期望一下落了空。可想着要报考复旦,跟小苗做校友,又开心起来。

这一年,他刻苦努力,跟小苗几乎没照过面。除了那次拜访,小苗没再来过家里,不晓得在忙啥?

田小苗在忙着学习。

五门功课要拿优秀,是要付出很大努力的。她绝大数时间,都在上课。偶尔闲下来,就躺在床上睡觉,想在外面碰到她,自然很难。

报了志愿,何有才放松下来。

他拿着父亲的证件,去图书馆借书。无意间看到田小苗,在那边看书。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想打声招呼,又怕惊动了周围同学。

田小苗觉得有人。

她抬眼一看,是何有才,腼腆地站在那里。

田小苗合上书本,一甩头,示意何有才跟着。

到了外面,何有才兴奋地说:“田小苗,我报了复旦大学电子专业……”

“何有才,恭喜你啊!”

田小苗为何有才感到高兴。小时候那么贪玩、馋嘴,长大了还挺努力的。

何有才红着脸,挠了挠头。

“呃,不晓得能不能录取上?我爹说要凭自己的本事,考多少分上多少分的学校,一点情面都不讲……”

“何有才,不用担心,只要挂上线,一定会被录取的。”

田小苗鼓着劲儿。

何伯伯不徇私情,可他担着书记,没人敢随便刷下来。

何有才说了一会儿话,就告辞了。

从那天开始,他天天来图书馆,碰到田小苗的几率很大。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在图书馆复习效率最高。

田小苗学习很努力,自然有收获。

期末考试,她在年级里排名第三。

不是不想拿第一,而是觉得第一太显眼了,就稍微马虎了一下,让专业课看起来名列前茅就好。她选的第二外语并未列入,如果加上那四门,不管怎么马虎都是第一。

放学典礼上,田小苗跟韩文溪坐在一起。

韩文溪咬咬耳朵:“秋季开学后,要评奖学金……”

“什么?”田小苗瞪大了眼睛。

她这才晓得前十名能评奖学金,一等奖十五元,二等奖十元,三等奖五元。

可一等奖只有一个名额,让她给马虎掉了。

田小苗暗暗后悔。

早知道就拿下了,那样就多了五块钱,能买好几版邮票呢。

集邮的爱好,田小苗一直保留着。

她攒了两大本了,还正儿八经地买了集邮册、镊子和放大镜,像后世那些专业人员一样,一边欣赏着票面设计,一边盘算着珍藏到后世,能值多少钱?

只要跟有钱有关的,田小苗都很提劲儿。

这跟童年时代的经历有关。当年,为了筹措路费,把头发辫子都卖了。

暑假期间,提倡勤工俭学。

外贸局、编辑部、出版社都来联系,请外语系的学生过去翻译,誊稿子,做校对。田小苗也报了名,这是有报酬的,不干白不干。

放暑假了,外地的同学大都回家了。

田小苗很轻松地去了外文出版社。这家单位离家很近,走路过去就行。

夏天很热,田小苗穿着白短袖衬衣,蓝布裙子,扎了两个小揪揪,显得很稚气。她在家里吃得滋润,气色恢复了,脸也鼓起来了。

这天中午,田小苗提着花布袋,下班回家。

她沿着林荫大道走着,裙摆随风飘动。

快到家属院了,田小苗看到一个高个子青年站在树下,细细条条的。他穿着白短袖衬衣,草绿色军裤,头发被风吹起,朝这边望着。

田小苗先是一愣,随后认了出来。

“冬子!”田小苗摆摆手,心跳加速。

冬子回来了,那梅子呢?

正想着,就看到梅子从树后钻出来,冲着小苗挥着手。她也穿着白短袖衬衣,蓝布裙子,两条麻花辫盘在了头顶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