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十一月小说网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 第125章 晋江独家

第125章 晋江独家


某军事基地, 依山傍海,格外静谧。

柳冬生参加了暑期集训。

结束时,已是八月下旬。

连队放半天假,柳冬生跟战友们一起去了海边。

海滩上很开阔, 几乎看不到什么人。

落潮之后, 有随着潮汐冲上来的海带、海菜、珊瑚、贝壳、海星、海螺等等。若是运气好, 还能捡到个头比较大的五彩海螺。

战友们分散开来, 弯着腰,就像在挖宝。

柳冬生目光敏锐, 发现了不少东西。

有雪白透亮的海螺,有鲜艳夺目的海星, 还有五彩斑斓的彩贝。就是个头比较小, 只能穿上绳子做装饰品, 挂在脖子上。

挖来刨去,只捡了一些小玩意儿。

柳冬生不死心, 一口气奔出去老远。

他仔细搜寻着, 终于发现了一个大家伙。乳白色的, 镶着一圈一圈金黄,一头埋在沙子里,露出了尖尖的角。他刨开沙子,果然是一个品相极佳的五彩海螺。

柳冬生捡起海螺,笑得合不拢嘴。

他一来基地,就发现接待室布置得像个展览馆, 摆着各种珊瑚、贝壳、海螺、海星, 好看得不得了,他当时就打算捡几个带回去。

柳冬生捧着海螺,飞奔过来。

战友们见了, 就夸道:“欧呦,这个海螺不错,个头这么大……”

“柳冬生,做个号角吧,不然,太可惜了……”

有战友介绍了经验,给海螺开个小孔,就可以吹奏了。若是讲究一点,还可以装上吹嘴,吹奏曲子。

柳冬生一听,立马来劲了。

他借了一把锉刀,亲自动手。把海螺的顶部挫平后,露出了一个小孔。再把小孔一点一点扩大。

“孔的大小不一样,吹出来的声音也不一样”

柳冬生一边扩孔,一边试着吹一吹。

声音越来越洪亮,有了号角悠长的韵味。

柳冬生吹奏了几下,觉得太费劲,就加了一个红色的吹嘴。忙了好一会儿,号角终于做好了。他找了一根红绳子,穿过小孔系上,可以挂在脖子上。

“把这个送给小苗。”

柳冬生记得小时候看电影,有一位少年站在悬崖上,嘟嘟嘟地吹着号角,跟远方的船只联络,他跟小苗可羡慕了。

从基地回来,柳冬生晒得黑黑的。

只有笑的时候,露出了一口白牙。当然,其他学员也没什么两样,经历了这场艰苦训练,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了。

系里很满意,给学员们放了三天假,休整一下。

大部分学员都在校内,有收拾内务的,有泡图书馆的。

柳冬生打了申请,回了一趟家。

他穿着草绿色军服,比离家时又挺拔了一些。走在大院里,惹来了不少关注。尤其是一些家属,悄悄打听起来。

柳冬生目不斜视,进了家门。

“冬子,你可回来了,家里可想你了!”

苏红霞哈哈笑着,把柳进原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柳冬生咧着嘴,跟父亲打了招呼,就把带回来的小玩意拿出来。

“小梅,这是项链……”

柳冬生把一串用贝壳穿成的项链,挂在小梅的脖子上。

还掏出一个五彩海螺,晃了晃。

“哥,这个真好看!”

小梅拿着海螺,朝提包里瞅瞅。

“哥,我要那个大的!”

小梅看到大海螺,就抓住提包带子。

“小娃娃要小的……”

柳冬生捂着,说啥都不给。

小梅扁扁嘴,跑到柳进原那里告状。

柳进原瞅了冬子一眼。意思是你一个当哥的,就不能大方一点?柳冬生假装不明白,赶紧把海螺藏起来。

柳进原说了沪上的事儿,柳冬生想去看看。

可当着父亲的面,不好意思提起。

柳进原猜到了,怕冬子分心,就说:“冬子,难得放假,在家里好好休息,不要跑远了……”

“好。”柳冬生答应着。

他把海螺用布裹好,装在纸盒子里,打算邮寄过去。本来想搁在家里,等有机会了,亲自送到小苗的手上。可被小梅盯着,不大保险。

假期一到,柳冬生返回了学校。

他给小苗写了一封信。

“小苗你好,我在军校一切都好,不用挂念……”

因为有纪律,写信不大方便。

柳冬生还是想说几句,就当跟小苗隔空对话了。

一个星期过后。

田小苗收到了一个包裹,又惊又喜。

海螺很漂亮,白底带着金色条纹,一看就很稀罕。她试着吹了一下,呜呜直响。五一和三子也围上来,挨个儿吹了吹,开心得不得了。

“姐,送给我吧?”五一呲着牙。

田小苗考虑了一下,还是舍不得。

这是冬子送给她的,有着纪念意义。

田小苗把海螺挂在墙上。早上醒来,一睁眼就看见了。

五一和三子溜进来,偷偷地吹几下。

等到开学了,姐姐就返校了,海螺就是他们俩的。

暑假一晃而过。

对田小苗来说,这是最后一个假期了。以后,就没这么悠闲了。

开学后,课程安排得不少,要赶在寒假前全部上完。田小苗提前选了第二外语,基本上都通过了。这么一来,反而轻松起来。

赶在电影周,学校组织看电影。

都是“百花奖”获奖影片,有《红色娘子军》、《李双双》、《槐树庄》,还有美术片《小蝌蚪找妈妈》,戏曲《杨门女将》等等。(注1)

在大操场上,一晚上播放两部。

田小苗兴致勃勃的。

电影很精彩,不管是剧情还是节奏把握得很好。四十年后,依然是经典,从未被岁月埋没过。

就在这时,组织上又找田小苗谈话了。

这一次说得比较明确。田小苗表示,一切服从组织上的安排,让干啥就干啥。

谈话结束了,徐立方露了面。

跟过去相比,徐立方变化不大,穿着白衬衣,灰裤子,像个青年干部。

田小苗自然认得,热情地打着招呼。

“徐叔叔!”

“小苗……”

徐立方很随和,了解了专业方面的情况,就问起了田建国。

他们好久没见面了。不在一个系统,没事自然联络得少。

“小苗,你父亲当年差点来公安系统……”

言外之意,你父亲没来,你来好了。

田小苗咧咧嘴。

徐科长还是那么风趣幽默,不了解底细的,很难猜出他的身份。她呢,被徐科长相中了,是不是也有某种潜质?

转眼到了秋收时节。

全国各地,秋粮喜获丰收。靠山村也不例外,仓库里堆满了粮食。

收了秋,社员们闲下来了,就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教育。

队里的干部都站到台子上,做批评和自我批评。社员们有意见可以提,尤其是三年困难时期,有啥不满意的都可以倒出来,也可以检举。

田秋山一向光明磊落,顺利过了关。

可其他村子,就没这么简单了。

食堂大师傅、仓库保管员、司务长、会计揪出来不少,都是前几年假公济私,多吃多拿的。还有一些公社干部、生产队长也受了批评,有瞎指挥的,有摆架子搞官僚主义的,还有贪污受贿的。

这是上面撑腰,让群众们出出气。既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也能起到监督作用。教育运动开展起来了,思想认识提高了一大步。

城里也在抓典型。

各行各业都梳理了一遍。有问题的就指出来,没问题的要吸取经验教训。

田大旺干了这么多年局长,一直没动窝。

职工们都晓得,田局长铁面无私,雷厉风行。同时,又很关心职工们的生活。赶在困难时期,还想方设法出去采购,解决了不少难题。

这些好处,大家自然记得。

赶上提意见,田局长第一个过了关。

田大旺很感动。工作做得好与坏,群众都看在眼里。

孙梅英是统计员,只管统计,从不接触钱,自然也没事。可弄不清账目的同志就倒了霉,有缺口要补上,甚至要扣工资赔偿。

听到这些,田小苗心说,干部不好当啊,一举动都被群众盯着,犯了错误被检举出来,可了不得。

一番整顿,不管城市还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一切都朝好的方面发展着。

到了年底,出台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采取物质和荣誉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发明创新、技术改进,品种改良,涵盖到了各行各业,方方面面。接着,又制定了新的十年科技发展规划,朝着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迈进。(注2)

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这一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粮食、棉花、油料、牲畜恢复了,钢铁、原油、水泥、发电量也有了大幅提高,石油产品基本上自给自足。

粮食问题解决了,工业稳定了。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北方邻国,除了在技术上卡我们的脖子,其他的还能怎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